OpenAI向ChatGPT Plus和Pro用户推出记忆提升功能
当地时间4月10日,OpenAI宣布其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全新记忆功能。该功能在面板上显示为“调用存储记忆”(Reference Saved Memories),可依据用户历史对话内容,定制个性化回复,旨在通过整合用户过往对话的上下文信息,显著提升文本生成、语音交互及图像创建等功能的关联性。
对此,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表示:“我们已经大幅改进了ChatGPT的记忆功能——它现在可以参考你们所有的过往对话!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出色功能,它指向了我们非常期待的一个方向:能够随着时间了解你们的AI系统,使其变得极其实用且个性化。”
OpenAI官网信息显示,首阶段该功能将面向ChatGPT Pro和Plus订阅用户开放,但英国、欧盟、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地区用户暂不可用。OpenAI解释称,这些地区需通过额外合规审查以满足当地监管要求,但承诺未来将逐步实现服务覆盖。OpenAI并未透露向免费ChatGPT用户推出“调用存储记忆”功能的计划。该公司发言人表示:“当前重点在付费用户群体,免费版暂无明确上线计划。”
为提升对话交互的实用性,OpenAI于去年2月为ChatGPT植入记忆功能。但在推出全新的记忆功能之前,ChatGPT的记忆功能仅限于明确存储的信息,例如姓名、写作风格和偏好主题。此次更新使模型能够整合以往对话的上下文信息,生成OpenAI所描述的“明显更相关、更有用”的回复。OpenAI表示,已启用旧版记忆功能的用户将默认开启新系统。
目前,记忆功能已成为多数聊天平台及大语言模型的标准配置,并在技术迭代中持续升级。新功能通过自动记忆用户对话特征,实现了免重复输入的智能交互。这一技术与谷歌今年2月推出的Gemini记忆功能形成直接对标。新功能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使ChatGPT能够更精准地理解并响应用户需求,还能通过回顾过去的对话内容,更好地把握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从而生成更准确、个性化的回答。这种改进优化了用户体验,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生成内容的质量和相关性。
全新的记忆功能与年初推出的Tasks功能,标志着ChatGPT正式跻身Google Assistant、苹果Siri、亚马逊Alexa等主流数字助手阵营。这些平台正经历技术范式转移,逐渐摒弃传统规则驱动模式,转向基于生成式AI的智能交互架构。奥特曼多次援引电影《她》中的人工智能伴侣形象,强调构建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日常化AI系统是核心战略方向。然而技术落地面临严峻挑战:苹果和亚马逊在测试阶段均遭遇响应可靠性问题,导致其AI增强型助手上市进程受阻。
AI投资人艾莉·K·米勒在X平台上表示,这一更新让ChatGPT“始终在监听”。她指出:“几周前我就提到过,记忆功能是这些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模型和功能逐渐趋于同质化,最终的胜负将取决于个性化、协作能力和网络效应,而记忆功能正是关键所在,是不可逾越的护城河。”
隐私顾虑
为应对用户对隐私的顾虑,OpenAI推出了双重保障机制:用户可以选择完全关闭全局记忆功能,或通过设置逐条管理特定记忆内容。此外,系统还提供记忆查询功能,用户可随时查看ChatGPT存储的对话信息,或启用“临时对话”模式进行无痕交流。
尽管如此,部分用户仍对记忆功能可能改变模型交互方式表示担忧。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知名AI评论员伊森·莫利克明确表示,他不会启用这一功能。他指出:“我完全理解长期记忆对AI的实用性,测试表明许多人会喜欢这一功能,但我不希望我用于工作的语言模型主动提及个人细节,或因过往互动而微妙地调整回答。明确的边界有助于维护专业性和隐私。”
OpenAI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西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调侃道:“我担心ChatGPT会因为7个月前那个‘菜鸟问题’而对我印象不佳。”(腾讯科技特约编译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