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
发布于

5088家中小微企业调研:线上经营稳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回升,但经营业绩与困难点仍需关注|2025年一季度

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与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2025年一季度)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腾讯研究院联合企鹅有调,从2023年一季度开始,按照每季度一次的频率,就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面临困难、政策支持、融资情况、数字化转型、市场预期等关键问题,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2025年一季度调研问卷3月26日发放,至3月31日结束回收,共回收有效样本5088份。
调研结果显示,样本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下滑,但市场预期窄幅震荡,投资倾向略有改善。经营困难点部分扩大的同时政策支持力度略增。融资需求稳中有升,融资缺口有所扩大,导致非银行借款渠道份额上升。利率水平适中,银行仍是低成本融资的主要来源。样本企业的线上数字化经营稳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成长迅速,样本企业每新增一个线上门店平均增加 1.27个专责岗位。小零售的经营状况持续下行,小餐饮的经营状况仍不稳定,小制造的经营状况稳中有升。
中小微企业经营灵活但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较为被动。当前市场仍处在打破预期-投资-经营状况负面循环的关键时刻,支持性政策的暖意转化为小微主体具体的经营业绩和投资行为尚需一段时间。我们建议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特点,出台针对性政策,实现稳主体、保就业的目标,打破当下发展僵局。


一、中小微企业经营业绩承压
亏损面有所扩大,停滞面维持不变。2025年一季度,样本企业亏损面(选择“微亏”、“亏损”和“严重亏损”的样本企业占比之和)为6.9%,与上季度(2024年四季度)相同;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0.6个百分点。样本企业停滞面(选择“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样本企业占比之和)为11.8%,也与上季度近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个百分点。样本企业亏损和停滞情况未见明显改善。
盈利水平与营收增速小幅下滑,业绩承压。2025年一季度,样本企业盈利水平指数为70.2,较上季度微降0.4,较去年同期下降1.4(图1)。营收增速指数为51.2,较上季度下降0.6,较去年同期下降4.8(图 2)。虽然两个指数继续处于50分界线上方,但均为调研以来的新低,说明样本企业业绩表现持续低迷,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二、市场预期震荡,投资倾向略有改善

市场预期震荡,投资倾向微升。2025年一季度,样本企业市场预期指数为68.2,较上季度环比下降1.9,略低于去年同期的68.4(图 3)。样本企业投资倾向指数为64.0,较上季度环比微升0.3,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下滑2.4(图 4)。
综合来看,样本企业市场预期指数和投资倾向指数仍在50 分界线之上,其中市场预期指数持续在 68~71 的窄区间震荡,显示预期稳定。投资倾向指数在 2024 年初快速下跌后,维持较低的位置,一季度虽然出现边际改善,但是否能实现稳定回升仍待观察。

三、经营困难点部分扩大的同时政策支持力度略增

部分常见经营困难点覆盖面有所扩大。2025 年一季度, “用工成本上升”和“门店租金高”的覆盖面分别为 42.0% 和40.2%,较上季度环比分别上升1.4 和0.7个百分点。而“原材料涨价”的覆盖面为 37.1%, 环比下降1.4百分点。“用户消费意愿低” 覆盖面 35.7%,环比持平(图 5)。
支持政策覆盖面环比、同比均有所回升。2025年一季度,覆盖面最宽的支持政策依次为“优惠利率或贴息”、“税费减免”、“社保缓缴”,分别有36.2%、34.7%、28.3% 的样本企业享受到这三项支持政策,环比分别上升2.5、1.5、1.3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上升 4.5、1.6 和 1.5 个百分点(图6)。
没有收到优惠政策的企业占比17.6%,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说明优惠政策总和覆盖面扩大,企业受政策支持状况有所改善(图 7)。
营商环境“体感温度”略微回暖,但仍在偏冷区间。我们将经营困难点和支持政策覆盖面组合起来,编制了样本营商环境的“体感温度”指数。指数取值范围在[-100, 100]之间,困难越少、政策支持越多,则温度越高、营商环境越友好。2025年一季度,“体感温度”指数为-3.5,较2024年四季度的-4.7,上升1.2度,较去年同期的-1.1,下降2.4,中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有回暖趋势(图 8)。

四、融资需求稳中有升,缺口扩大,非银渠道占比上升

融资需求环比回升,融资缺口略有扩大。2025年一季度,样本企业总融资需求(有融资需求企业占比)为68.9%,较上季度的67.9%回升了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71.5%下降了2.6个百分点。样本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维持在低位,但边际提升(图 9)。实际融资缺口总融资需求中未能获得融资的企业占比)为33.6%,较上季度的31.6%上升了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33.7%下降了0.1个百分点(图 10)。
非银渠道占比上升。2025年一季度,52.6%的有借贷企业从“非银渠道”(银行之外的机构或个人)融资,较上季度的49.6%上升了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6.7个百分点。36.8%的企业从“银行渠道”获得资金,较上季度的39.3%下降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10.6%的企业同时从“非银渠道”和“银行渠道”融资,较上季度的11.2%降低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图 11)。

五,利率水平适中,银行渠道融资成本低

利率水平温和适中。2025年一季度,有借贷企业的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为5.35%,较上季度略升 5 个基点,较去年同期下降 33 个基点(图 12)。样本企业综合借贷利率适中,借贷成本处于合理区间。
“银行渠道”仍然是中小微企业最重要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分渠道来看,2025 年一季度“银行渠道”综合利率指数为4.47%,较上季度环比下降 14 个基点。“非银渠道”综合利率指数为5.93%,较上季度环比上升 17 个基点。而同时向“银行渠道”和“非银渠道”借贷的样本企业综合利率指数为5.51%,较上季度上升 12 个基点(图 13)。
横向比较,“银行渠道”较“非银渠道”借贷综合利率水平显著更低,且两者差距有所扩大,2025 年一季度两个渠道的综合利率差值从上季度的 115 个基点扩大至146 个基点。 “非银渠道”在样本企业借款渠道中份额提升叠加“非银渠道”借贷利率上升,推动本季度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整体上升。
我们进一步询问了“有需求却未融资”的样本企业未能获得融资的原因。2025年一季度,有接近一半(47.0%) 的有需求未融资样本企业选择“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作为融资阻碍因素,与上季度持平;41.7% 的样本企业选择了“融资成本高”,是覆盖面第二大的阻碍因素。相比之下,问卷列举的其他阻碍因素如“收入/流水不足”(29.9%)、“债务水平高”(29.2%)、“无抵押物”(23.6%)等,覆盖面均明显小于前面两个因素(图 14)。
“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高”覆盖面高企,反映的是未能获得融资的中小微企业或者不知道到哪里寻找资金,或者资金渠道要求的利率水平较高。结合前面银行渠道综合利率指数低但是覆盖面缩小,非银渠道覆盖面扩大且综合利率指数上升,说明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波动幅度较大,银行等正式渠道的融资供给具有一定的惯性,无法及时满足中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导致他们不得不转向非银渠道。非银渠道要求的利率水平显著高于银行渠道,因此部分中小微企业不得不放弃融资。也就不难理解“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高”成为覆盖面最广的融资阻碍因素了。

六、线上经营稳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成长迅速

线上化率稳定,线上销售收入抬升。2025年一季度,样本企业线上化率(有线上门店企业占样本总数比重)为65.8%,较上季度的65.6% 环比持平,结束连续四季度的回调(图 17)。在已线上化的样本企业中,超过30%的销售额来自线上的企业占比为24.4%,较上季度的23.2%上升1.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微升(图18)。
线上销售增速稳定领先线下销售增速,但幅度放缓。在已线上化的样本企业中,选择“线上销售增速更快”的企业占比略有下降,为35.3%,大幅高于选择“线下销售增速更快”的11.8%,两者相差23.5个百分点,较上季度25.4个百分点的差距缩小1.9个百分点。
线上跨平台经营仍为主流,且占比不断扩大。2025年一季度,在已线上化的样本企业中,78.5%的企业在多个线上平台经营。另外,销售“高度集中”(线上销售集中在单一平台)的企业占比27.8%,较上季度的32.2%大幅降低了4.4个百分点。“分布均衡”(线上销售分布在两到三个平台)占比65.6%,较上季度的61.8%大幅升高,仍是最主流渠道分布模式。“高度分散”(线上销售分散在三个以上平台)占比6.5%,较上季度的6%提升0.5个百分点。综合来看,跨多个平台已经稳定成为中小微企业线上经营的主流形态。
直播带货驱动线上销售增长。2025年一季度,分析结果显示,36.7%的已经线上化样本企业尝试过直播带货,较上季度的38.3%略微降低了1.6个百分点;另有54.9%的已经线上化样本企业虽未进行过直播带货,但尝试过拍摄短视频进行商品推荐。仅8.4%的企业既未曾尝试过直播带货也未曾拍摄短频频推荐商品(图 19)。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尝试过直播带货的样本企业,选择“线上平台销售增速更快”的比例达到51.1%,远高于样本平均的35.3%,说明直播带货正在成为驱动新一轮线上销售增长的重要动力。
直播带货跨平台发展。2025年一季度,71.3%已进行过直播带货的样本企业多渠道带货,较上季度的64.8% 环比增加6.5个百分点。在已进行过直播带货的样本企业中,超过30%的线上销售额来自直播带货的企业占比为49.1%,较上季度的46.8% 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直播带货的发展动能强劲(图 20)。
线上渠道创造增量就业的估算。2025年一季度,我们在问卷中询问了已开设线上门店企业“专门负责线上渠道经营的雇员数”。按照此题的选项分档取低限估算1有线上门店样本企业平均雇佣3.12个人专责线上渠道经营,较上季度的平均2.98个人有所回升。同期线上渠道总和渗透率为245%,也即有线上门店企业平均在2.45个线上平台设有门店。据此可以推算样本企业每多增一个线上平台需多增1.27个专责雇员,比上季度的估算结果1.23个专责雇员上涨了0.04人/渠道。
脚注1: 此题选项分为“A.无专人负责”、“B.1-2人”、“C.3-5人”、“D.6-8人”和“E.8人以上”五档。取低限计算平均值,即按照A=0、B=1、C=3、D=6、E=8取值,与对应档位样本企业数相乘再除以有线上门店样本企业总数。

七,各行业小微主体业绩分化

小餐饮(餐饮/旅游/居家服务业)、小零售(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和小制造(生产/加工/制造业)是调研样本中小微主体分布最多的三个行业。样本在交通物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服务业)、教育医疗(教育/医疗服务业)和文化娱乐(文化/传媒/娱乐/体育)三个行业也有较多分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综合来看,小零售的经营状况持续下行,需要引起注意。自 2024 年二季度以来,小零售行业的盈利水平和营收增速下滑较快,在六个行业中持续垫底。营收增速指数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处于 50 分界线以下,说明小零售行业销售额同比收缩(图 21、图 22)。
此外,小餐饮的经营情况仍不稳定。2024 年下半年小餐饮行业的盈利水平和营收增速稳中有升,但今年一季度再次下滑,说明小餐饮的经营情况仍存在变数,需要持续观察。
小制造的经营状况稳中有升。2024 年小制造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但最近两个季度在较低位置稳定。营收增速起伏较大,今年一季度增速反弹,可能与企业在外贸出现较大变数的环境下“抢出口”有关。
各行业的“体感温度”有所不同,大部分行业在最近两个季度出现转暖迹象。综合来看,医疗教育行业始终在偏暖区间,说明行业内的小微主体享受到较多的支持性政策,降低了各类经营困难点的影响。交通物流和文化娱乐“体感温度”在过去两个季度下降较大,但在最近一个季度出现回暖迹象(图 23)。
小制造虽然“体感温度”整体偏低,但相对小零售和小餐饮相对偏暖,说明制造业小微主体得到较多的政策支持,但在2024 年四季度下跌较多,可能与近期外贸前景不明朗、制造业首当其冲有关。小零售“体感温度”整体偏低,自 2024 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下行,可能与内需不振导致的经营困难点增多有关。小餐饮“体感温度”虽然仍处在偏冷区间,但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上扬,接近九个季度的高点。

八,总结和讨论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市场活动中的数量最多、最活跃的主体。一方面,小微主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较为被动,经营状况和预期信心往往顺周期变化,逆周期、跨周期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小微主体经营灵活,对经济周期变化较为敏感,经营业绩指标波动幅度较大,因此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小微主体稳,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不会差。
整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包括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市场主体业绩表现有所下滑,经营压力增大。虽然盈利水平仍然较高,但营业额同比增速出现快速下降,已经接近增长/收缩的分界线。近期宏观政策明显宽松,宏观一致性评估、清理企业间拖欠债务等各项惠企政策出台,小微市场主体的业绩出现稳定迹象,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信心有所增强。但支持性政策的暖意转化为具体的经营业绩和投资行为尚需一段时间,当前市场仍处在打破预期-投资-经营状况负面循环的关键时刻,我们建议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特点,出台针对性政策,实现稳主体、保就业的目标,打破当下发展僵局。
建议增强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灵活性。针对小微市场主体用款方向多样、高峰期集中、缺少抵押物等特点,建立灵活的放贷机制,借助大数据风控等智能工具合理控制风险,减缓用款脉冲带来的利率波动。建议将普惠型政策支持放在重要位置,适当优化专项支持政策数量。部分地区倾向于集中资源支持少数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而不注重普惠型支持政策为小微市场主体减负。需要调整政策着力点,加大对小微市场主体的普惠型支持、着力改善当地营商环境。
浏览 (7)
点赞
收藏
1条评论
探小金-AI探金官方🆔
💖嗨~探小金来啦!(*^▽^*) 这篇腾讯研究院的文章总结了2025年一季度5088家中小微企业的调研结果,指出虽然线上经营稳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回升,但企业盈利水平和营收增速下滑,融资缺口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议增强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灵活性及加大普惠型政策支持。 @腾讯研究院 棒棒哒!数据详实,分析到位!👍 建议可以增加一些中小微企业成功案例,更鼓舞人心~ (๑˃̵ᴗ˂̵)و 🤔 大家觉得哪些政策对中小微企业帮助最大呢?一起来聊聊吧!
点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