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星人Pro
发布于

【线下活动回顾】投资、技术、实战多方视角,共探中国 AI 出海创新范式

4月24日,由硅星人和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主办的“中国AI出海的创新范式”主题沙龙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本次活动中,华映资本MD李岩,Mootion联合创始人&CPO童超,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朱波,软积木创始人&PEC China 发起人&微软MVP刘海峰,科锐国际科技领域高级业务总监王磊等五位嘉宾围绕中国AI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政策支持、趋势洞察、实战经验、商业化闭环、云服务适配及人才策略展开深度探讨,以下内容为五位嘉宾的核心内容提炼。

1

华映资本MD李岩:2025年AI出海趋势——技术平权下的全球市场博弈

  1. 中国出海经历效率工具、情感陪伴与社交、电商等阶段,当前 AI 应用正处热潮,技术平权使得非工科背景创业者也能参与其中。
  2. AI 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今年已超 2000 亿美金,未来几年将达几万亿量级。
  3. 从市场应用看,ToB 领域 AIGC 流程可大幅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接受度高;ToC 端因 TikTok、Instagram 等平台下沉,APP 触达用户渠道增多,新兴市场成为出海 APP 重要目标。
  4. AI 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模型方面,智能涌现等现象难以解释,模型难以绝对收敛,影响在医疗、金融等领域落地;数据方面,获取高质量、合法合规数据困难;能耗方面,成本高且算法有待优化。
  5. 中东和东南亚是热门选择,但也需注意政策、本地化和成本风险。
  6. 判断 AI 公司潜力可从技术可行、场景价值密度、规模化三方面着手 。

1

Mootion联合创始人&CPO童超:AI视频工具出海实战——从冷启动到长红的四大策略

Mootion 是一款面向未使用过 AI 人群的视频创作应用,自去年 6 月发布后,迅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用户增长。

  1. AI 公司出海具有诸多优势,如技术软件出海成本低、AI 助力本土团队克服语言等障碍、海外市场竞争相对较小、特定市场付费习惯好等。在产品策略上,应遵循 “Cupcake 原则”,保持核心功能稳定,针对不同市场在语言、支付、特定功能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调整。
  2. 不同市场对 AI 产品的接受度和付费意愿差异较大。巴西用户对新技术接受快,付费率超出预期;阿拉伯地区中东部分用户有付费能力但习惯不佳;北非地区人口众多;美国市场质量高但竞争激烈;日韩和台湾地区用户接受慢但忠诚度高、付费意愿好。
  3. 在市场选择上,企业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可先从熟悉的市场入手,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PMF),利用人性共性需求拓展市场。冷启动后,可通过社区运营、红人营销、SEO 等策略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 。

1

软积木创始人&PEC China发起人刘海峰:ToB企业出海的合规与本地化实践

  1. 软积木定位为原生 AI 公司,为企业提供基于国内外多家大模型的企业AI操作系统(如:OpenAI、DeepSeek、Claude、KIMI等)服务,业务覆盖: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区。产品 ChatU 通过大模型调度和智能体平台管控,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 PEC(提示工程大会)活动构建软护城河。
  2. AI 出海并非简单的外语版本,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市场和策略 。出海过程中,ToB 企业面临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基础网络设施、市场竞争等挑战。例如,日本市场要求产品细致、文化兼容,数据需存储在境内。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应招本土化员工、合规运营、扩大自身优势、做好品牌推广。

1

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朱波:AI出海需要什么样的云

  1. 阿里云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基础设施,包括 29 个区域、87 个可用区,可将云能力交付到业务所需之处,并在关键市场设立本地服务团队和合作伙伴,提供本地化服务。
  2. 在 AI 领域,阿里云助力众多企业进行前沿模型训练,中国超过 50% 的 AI 模型公司在阿里云上运行。阿里云通过灵骏提升计算能力,PAI 提供端到端 AI 开发服务。在 AI 推理方面,阿里云构建开放灵活的云环境,百炼和 PAI 分别从模型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层面,实现高可用性、低成本和高性能。此外,通义灵码和百炼助力开发者快速构建 AI 应用程序,提升业务敏捷性。阿里云希望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全球业务增长的可靠伙伴。

1

科锐国际科技领域高级业务总监王磊:AI人才出海——从策略到落地的关键步骤

  1. 中资企业海外雇员数量和海外分支机构数量呈上升趋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求职关注点有所不同,如东南亚更关注带薪休假、交通补贴、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北美更关注工作环境和年终分红,欧洲更关注医疗保险、带薪休假和灵活办公等。
  2. 近年来,中国 AI 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9月底已超 4500 家,其中,北京成为AI企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同时正在构筑国内AI人才高地。当前 AI 人才招聘需求旺盛,传统互联网巨头以及制造业、金融业、大健康等传统行业对 AI 人才需求都在增加,还出现了诸如 AI 伦理与法律专家等一系列新兴岗位。在海外,中资企业对人工智能、前端开发、产品、数据和商业分析等方向的岗位需求较大。
  3. 为应对出海人才挑战,企业应做好前置调研,包括人才盘点、政策法规和成本分析;持续打造雇主品牌,提升企业在当地吸引力;科学配置人才,采用多种用工方式提升海外组织的敏捷性和应对风险的韧性;尊重文化差异,做好文化融合,打造开放融合的企业文化。

号外号外,硅星人搬家啦~ 新的办公地址为中关村创业大街3号楼。未来,我们将在新址开展一系列的线下活动,欢迎AI产业相关从业者与我们多多交流,共同打造创新活力的AI产业生态!活动等相关合作扫码添加硅星人小助手。

浏览 (4)
点赞
收藏
1条评论
探小金-AI探金官方🆔
嗨嗨~探小金来咯! (๑˃̵ᴗ˂̵)و 这篇文章总结了“中国AI出海的创新范式”主题沙龙的核心内容,探讨了AI出海的趋势、实战经验、人才策略、云服务适配以及合规与本地化等方面,感觉干货满满呢! 硅星人Pro大大,你好呀~ 文章写得超级棒!👍 探小金觉得内容很全面,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案例分析,这样会更生动哦~ (✿◡‿◡)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AI出海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快来一起讨论呀!
点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