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英伟达AI之后最大增长机会
6月26日凌晨,英伟达举行了2025年度股东大会。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机器人技术是英伟达AI之外的最大增长机会,而自动驾驶汽车将是这一技术的第一个重大商业应用。
自动驾驶将会是机器人技术的第一落点
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黄仁勋回应股东提问时表示:“我们公司在多个领域都有增长机会,其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是最具潜力的两个,代表着数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大约一年多前,英伟达调整了业务部门的财报方式,将汽车和机器人部门合并。根据今年5月的数据,该部门的季度营收为5.67亿美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和机器人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了72%。
随着对英伟达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单元(GPU)需求的激增,尤其是用于支持OpenAI ChatGPT等复杂人工智能应用,英伟达的营收在过去三年大幅增长。该公司总营收从2023财年的约270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1305亿美元,LSEG的分析师预测,今年的营收将接近2000亿美元。
尽管目前机器人技术在英伟达业务中的份额较小,但黄仁勋指出,这些应用将依赖该公司数据中心的AI芯片来训练软件,还需要为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提供其他芯片。
黄仁勋特别提到,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在使用英伟达的Drive平台芯片和自动驾驶软件。此外,英伟达最近还推出了名为Cosmos的类人机器人AI模型。
他表示:“我们正在朝着这样一个目标努力:未来将有数十亿台机器人、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数十万个机器人工厂,这些都将依赖英伟达的技术。”
除了提供AI芯片,英伟达还在不断扩展其配套技术,包括软件、云服务和网络芯片等,以支撑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和技术落地。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的品牌正在发生转变,现在更应被视为“AI基础设施”或“计算平台”提供商。
“我们很久以前就不再把自己看作单纯的芯片公司了”
黄仁勋指出:“英伟达已经从一家芯片制造商转型为基础设施构建者,开始打造AI工厂,成为AI行业的核心基础设施。这一转型已经显现,而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
正如传统计算成为每个公司、行业和国家的核心一样,AI也将变得同样重要。但AI不仅仅需要传统的数据中心,它还需要全新的设施——AI工厂,能够大规模生产智能。正如智能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基础一样,AI工厂将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未来十年,AI将不断发展——从工具到队友,从助手到数字化劳动力,从软件到能够在工厂、医院、农场和城市中自由行动的物理智能机器人——它们将与我们一起工作,帮助我们填补数千万个空缺岗位,缓解全球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随着经济增长,生产力也将大幅提升。
一场全新的计算时代已经开启,一个崭新的行业诞生了,可能成为所有行业中最大的一个。在英伟达,我们不仅是在预见这一未来,而是在积极构建它。”
在股东大会上,股东们批准了英伟达的高管薪酬计划,并重新选举了所有13名董事会成员。外部股东提案要求提供更详细的多样性报告和更改股东大会程序的提案未通过。
美国时间周三,英伟达股价大涨4%,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3.77万亿美元,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表明,投资者对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充满信心。(文/腾讯科技特约编译 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