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交付AI体验正由浅入深
腾讯财报AI含量正在上升。马化腾主持财报电话会议,开场就是AI对公司财务增长的作用。高管与分析师的问答环节也几乎都围绕AI赋能业务生态展开。没有谈AGI,也没有亢奋。
在过去的一年里,腾讯的单季度营收增速始终在增长。刚过去的二季度,增速又创下了一年来的峰值,营收同比增长15%至1845亿元,超过市场预期4个百分点;经营利润达到约692亿元,同比增长18%。
其中,腾讯的云服务收入增速,得益于GPU租赁与API调用,也较上一季度有所加快。但腾讯不“卷”云算力,而是将AI渗透到自己的游戏、广告、微信、原生应用元宝和企业服务业务上。作为腾讯收入支柱的广告业务与游戏业务,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20%。
硅谷那边,最近谷歌、Meta、亚马逊与微软等科技巨头,已经开始发起新一轮算力军备竞赛,年度资本支出每家都在逼近千亿美元大关。这已经不是ChatGPT刚问世时第一轮军备竞争的FOMO因素所能解释。AI应用确实正在加速落地,token经济学正在成形。市场对token消耗,正在指数级暴涨。它们也都纷纷交出了一份AI推动业务增长的亮眼财报。
中国市场确认AI应用落地,始于去年底今年初。腾讯也是如此,去年四季度资本支出大幅跃升,超过2023年全年。到了今年1月的员工大会,马化腾表示,希望腾讯各个业务部门,都能拥抱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场景。尽管今年上半年芯片进口波折再起,但在最近一个季度,腾讯对GPU的投入仍在加速,资本开支达到了1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
在电话财报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称,公司对AI已经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而且还在增加,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加大。高盛预测,到2026财年,腾讯的资本支出有望突破千亿元人民币。
比起同为社交巨头的Meta,腾讯对AI的投入,看上去是千亿人民币对千亿美元。因为与美国投资金额差距巨大,国内还出现中国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的担忧。但支出的巨大差距,仍然需要考虑先进芯片可及性,货币实际购买力,以及资本支出流向构成上。硅谷巨头的资本支出,还花在抢购燃气发电机,甚至自己承担大量电力投资、供水等公共事业支出。
腾讯并不声称追逐AGI。在电话财报会议上,腾讯高管不点名地宣告了,自己不会走Meta的路子。“我们必须明智地花钱,把握好节奏”,刘炽平反对一味地说“要全力以赴”,然后简单地烧钱抢芯片、挖团队、做营销。这与上一次财报会议上,腾讯认为“中国公司普遍优先考虑效率和GPU服务器的高效利用”一脉相承。腾讯相信这并不一定会影响技术的最终效果。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展示了AI产品的全景图,从基础设施到模型,再到工具与智能体,最后到AI赋能业务与AI原生应用。腾讯明确要“拥抱”先进开源模型Deepseek。今年以来,腾讯大模型相关团队已经进行了两次架构调整,不仅对外开源了部分模型,还让自家混元与DeepSeek竞争上岗,为旗下业务赋能。
应用+AI是这次腾讯财报的展示重点。按照腾讯高管的表述,游戏业务越来越多地在内容生产与互动玩法上应用AI工具,广告业务也依靠AI技术持续优化投放的点击率和转化率。
前不久全面开源的“混元3D世界模型1.0”,就支持游戏开发、VR、数字内容创作,并能直接导入虚幻等主流游戏引擎;它是HuggingFace上排名第一的3D生成模型。
腾讯旗下“鹅厂生意经”详细解读了这个大模型时代的“广告推荐”。与传统AI推荐技术不同,它更受益于上下文内容,理解“用户此刻需要怎样的广告”,在视频号、朋友圈、公众号等不同的场景,“全模态生成式”推荐;它对广告主投放需求的理解与决策也更为智能,还能帮助创作广告素材。此外,腾讯还为微信小店客服加入了智能问答;上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腾讯希望在微信生态中打造独特的电商模式。
AI还将继续提升传统业务的价值。腾讯短视频的广告加载率,仍处于中低个位数的百分比水平,而它的竞争对手已经普遍在10%-15%之间,意味着巨大提升空间。不过,短期内,腾讯恐怕不会加速变现,除非“如果部署AI的成本,突然上升并变得非常沉重”。
在电话财报会议上,腾讯高管还“点”了一下外卖大战。这个季度它们都太卷了,原来投向广告的钱,都拿去补贴了。这让腾讯广告20%增长的AI含金量更高了。腾讯也还没有释放微信内AI搜索的潜力。
这一次,腾讯确认正为微信打造智能体,使其成为每位微信用户的个性化私人助理。上一季度,腾讯几乎已经预告了它的存在。
围绕智能体构筑的经济体系,不仅仅取决于模型能力,更取决于生态规模与价值体量。硅谷巨头急着推出与接入智能体互动协议,不仅仅是技术需求,也是商业需求;而腾讯拥有庞大、多元与高频的生态。智能体与微信链接,就是与14亿用户链接。它的另一端链接着社交图谱、通信和社群能力、内容生态(如公众号、视频号)以及微信内数以百万计的小程序。这将使得微信在由浅入深地引入AI功能的进程中,逐步具备跨垂直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足以向用户交付差异化的用户体验。
AI原生应用也被多次提及,主要是生产力工具ima和对话问答应用元宝。它们的成熟度不一,腾讯仍在探索ima的最佳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元宝的用户场景更为清晰,腾讯已经投入大量资源推广,并成功获取了相当规模的用户。对腾讯而言,推广不只是花钱买量,还意味着与既有平台的深度整合。腾讯将浏览器也视为AI原生应用。在腾讯内部,它们的用户增长是AI战略的核心追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