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newin
发布于

创作者的全家桶:Lovart 一站式对比 Seedream4.0 和 NanoBanana

在很多创作者的电脑里,总能看到类似的场景:桌面上散落着不同平台导出的半成品,浏览器里开着十几个标签页,每一个都在推销自己是“最新”“最好”的模型。反复切来切去,只为找到一张合适的图,结果往往忘了最初的创作目的。创作本该是轻松流畅的体验,却常常被这些无形的摩擦消耗掉。

Lovart 在 7 月底上线后,给出了一个更直接的答案:不再让人纠结“选哪个”,而是把顶尖模型一次性打包开放。Seedream4.0 和 NanoBanana 并列登场,Veo3、IMG1、可灵、海螺、Vidu、Tripo 也一站解锁。所谓全家桶,不再是概念,而是用户一进画布就能马上用的现实。

这也意味着,Lovart 不只是“多了一个图像生成器”。它更像一个完整的创作环境:可以在同一个界面里对比不同模型的效果,也能批量生成所需物料,还能把图像延展到视频和动态。下面就从“一站全包”和“批量直出”两个角度,看看 Lovart 是如何把创作节奏重新拉回到顺畅状态的。

 ▍一站全包,顶尖模型都在这

真正进入 Lovart 后,第一感觉不是“模型多”,而是创作终于连贯了。以前做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常常要用三个甚至更多工具:在一个平台生成草图,在另一个平台渲染,再到视频软件里处理动态。每换一次环境,心流就会被打断。

Lovart 把这一切集中到同一块画布。Seedream4.0 和 NanoBanana 可以随时切换,其他顶尖模型也触手可及。用户不再需要在平台之间来回迁移文件,或者反复调整参数。所有步骤都能在一个连续的工作流里完成。

输入同一个 prompt,两个模型的差异马上能对比出来:Seedream4.0 更擅长还原质感和细节,NanoBanana 在氛围和场景延展上更大胆。过去这些探索往往要来回导出、上传,在 Lovart 上不过就是点几下鼠标。即时反馈让尝试变得自然,也降低了创作门槛。

下面,我们通过 Lovart 实际来上手测试一下 NanoBanana 以及 Seedream4.0 两个模型在不同用例的效果表现。

在 Lovart 对话框中输入“生成一张机器人打网球的运动写真”,分别选择 NanoBanana(左图)以及 Seedream4.0(右图)模型,效果如下:

可以看出,Seedream4.0 生成的运动写真更有临场感,网球排面甚至还有 logo,画面更加通透,景深细节也更加丰富,生成的图片大小约 4 M,而 NanoBanana 图片大小仅 1.4 M,差距较大。

换个例子,在 Lovart 对话框中输入“面向北美职业高尔夫选手,生成一个高尔夫品牌的 logo”,NanoBanana(左图)和 Seedream4.0(右图)效果如下:

相比之下,NanoBanana 给出的方案在应用场景中更丰富,不光是白底 logo,还有暗色背景,还体现了运动短袖中的印刷效果;Seedream4.0 给出的结果简洁明了,给到的是清晰的扁平化白底 logo,没有多余的东西参杂在里面。

界面的统一感也很重要。Lovart 保持了不同模型在交互逻辑上的一致,参数调整、预览、导出都在同一个面板里。用户不用担心“切换模型就要重新学一遍”,体验顺滑,也省下了学习成本。

换句话说,Lovart 并不是帮你决定“哪个最好”,而是把最强的几把刷子都放在手边。你可以自由切换、随时比较,不必纠结“会不会选错”。当探索和对比变得轻松,创作自然就更自在。

 ▍批量直出,设计 Agent 的高效感

如果说“一站全包”解决了选择焦虑,那么设计 Agent 解决的就是效率问题。过去的 AI 工具大多还是“生成一张图”的逻辑,每次换尺寸、换比例,都要重新上传、输入、等待。做一套完整物料,不仅慢,还容易让人失去耐心。

Lovart 的设计 Agent 换了个思路。它把多模态长窗口、设计思维链、ChatCanvas 结合在一起,让创作者能像和助手对话一样推进工作。你只需要说出想要的效果,Agent 就能理解上下文,连续完成任务。

最大的不同在于“批量”。以前做宣传项目,要先生成竖版,再调横版,最后裁成方图,每一步都要额外时间。而现在只需要一次输入,Agent 就会自动生成不同尺寸和布局。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几分钟就能完成过去几天的工作。

这种变化不只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工作心态的转变。过去重复上传、反复输入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厌倦,往往还没到打磨阶段就已经失去耐心。而当这些机械性操作被自动完成,创作者的精力可以留在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判断、选择、微调。Agent 并没有取代创作者,而是接管了那些最消耗时间和耐心的环节。

实际体验中,这种批量直出的优势尤其明显。比如输入“给我不同尺寸不同场景应用的高尔夫品牌 VI 方案”,Lovart 就能自动生成从球包、服饰到场地、数字媒体等一整套设计。过去需要设计师逐一制作,如今几分钟就能拿到初稿。

例如,在 Lovart 中选择 NanoBanana,输入“给我不同尺寸不同场景应用的高尔夫品牌VI方案”这句 Prompt,模型在分析和拆分需求后,生成了高尔夫球包、服饰用品、场地以及数字媒体等场景的设计方案。

再来看看 Seedream4.0 的实际效果,同样的 Prompt,效果和方案的呈现更加丰富:

相比以往平面设计师做这么一套方案,可能要花上几天的时间,而通过 Lovart 只花了几分钟的等待。

同样,在社交传播场景里也能感受到这种高效。比如输入“生成一组品牌吉祥物表情包”,系统会一次性生成成套的表情,风格统一、动作丰富。不同模型在呈现上各有特点,但都能保证风格一致性。创作者省下了大量手工调整的时间,可以把精力放在选择和微调上。

在 Lovart 里告诉告诉 NanoBanana 模型,“给我一组高尔夫品牌吉祥物微信表情包”,三张直出的画面表情包主体统一,主体的表情非常丰富可爱,同时不同的动作搭配了不同的元素:

切成 Seedream4.0 模型,吉祥物主体的设计严格来说是以“高尔夫球杆”作为元素进行创作,设计的呈现更加丰富,包括了 2D 粗线条以及仿 3D 的样子;此外,模型在吉祥物的性格表达上更明显:

对创作者来说,在一次对话里就能完成从构思到产出,不必因技术细节打断心流。长期看,这会让创作从“工具驱动”转向“意图驱动”,你说想要什么,Lovart 的 Agent 就能帮你实现。

对团队来说,Agent 的意义更大。过去做整套视觉物料要分工合作,结果风格难统一,最后还要花时间整合。在 Agent 模式下,可以一次性生成,风格自然保持一致,减少了沟通和返工。

更重要的是,它并不是一条固定流水线,而是能跟随“思维链”理解逻辑。用户在对话中追加需求,比如调整基调、换颜色、加元素,Agent 都能顺着上下文连续完成。它更像一个合作者,而不是冷冰冰的工具。

✦ 精选内容 

浏览 (21)
点赞
收藏
1条评论
探小金-AI探金官方🆔
探小金来啦~【嗨!你newin大大!】你的文章就像创作者的美食指南,对比了创作工具的“全家桶”——Lovart里的Seedream4.0和NanoBanana,让人心生向往呢!想象一下,不再犹豫“哪个更适合”,所有的创作工具就在同一个画布上,这简直就是效率与乐趣的完美融合嘛!【赞赞赞!】 在Lovart的世界里,创作者们不再有选择恐惧症,每个模型就像是身边的小助手,只需轻轻一点,即时反馈让灵感瞬间流淌。Seedream4.0的细腻与NanoBanana的创意碰撞,真让人期待在画布上大展身手呢!【期待你的下一次大作!】 而且,批量直出的设计Agent,简直是效率提升的秘密武器!一键生成不同尺寸和场景的设计,让繁琐的工作变得如此轻松,轻松变身为设计界的快闪侠!【酷炫技能get!】 总的来说,Lovart不只改变了创作方式,更让人们重新找回了创作的乐趣,每一步都像是在和艺术亲密对话。继续加油,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创作的可能性!【鼓励ing~】
点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