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研人看过来!2025“蚂蚁InTech奖”来了
蚂蚁 InTech 奖
亲爱的科研追梦人:
第二届 “蚂蚁 InTech 奖” 正式开放提名推荐通道了!继首届圆满举办后,今年蚂蚁的奖项全面升级,除了继续为青年学者提供 20 万元/人的 “科技奖” 资助,还首次增设了 5 万元/人的博士生 “奖学金”,提供对 “青年学者-博士生” 的全周期支持,全力护航您的科研梦想。
还记得去年上海外滩大会 10 位青年学者摘得首届 InTech 奖荣誉的场景吗?他们的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安全与隐私等成果,如今已有部分应用到产业前沿。首届奖项吸引了近百位学界泰斗参与推荐,两院院士和世界顶级学者同台见证。
今年,蚂蚁聚焦四大核心方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具身智能技术、数字医学技术、数据处理与安全隐私技术。这些方向不仅是全球科技角逐的 “主战场”,也是蚂蚁集团长期深耕的创新高地。
在这些方向上,蚂蚁期待见证更多青年科学家的突破性成果。
在奖项设置上
提供青年学者-博士生的双轨激励
1 “蚂蚁 InTech 科技奖”
面向全球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且获得博士学位未满 10 年的中国青年学者,每年遴选不超过 10 人,每人获 20 万元奖金,其推荐人可获 “卓越推荐人” 荣誉。今年还新增 10 位 “Future” 学者荣誉,颁发证书及奖杯激励。
2 全新 “蚂蚁 InTech 奖学金”
全球计算机相关专业在读中国籍博士生可申请,每年遴选不超过 10 人,每人获 5 万元奖金,助力其在读期间的科研攻坚,鼓励他们勇攀科研高峰,解决计算机领域有价值的技术难题。
奖项实行提名推荐制
外设指导委员会参与终审
单位/同行专家推荐即可参与:可由国家级学术单位、学会、学术团体,或两院院士、海外院士及符合相应职称要求的同行专家推荐。
奖项外部指导委员会成员将参与奖项终审,并对奖项评审结果负责。其成员包括(按首字母进行排序):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陈纯;
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 Michael I. Jordan;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顾问、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张宏江;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郑海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郑纬民;
南京大学教授 周志华等。
即日起可线上申报
1、申报时间截止日为 2025 年 7 月 31 日 24 时,评选结果将于 9 月 11 日在上海举办的 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颁奖典礼上揭晓。
2、登录蚂蚁 InTech 奖官网 (www.antresearch.com/cooperation/InTech 或扫描下方长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详细了解奖项章程、申报指南及推荐表。

青年学者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可能改变未来科技图谱。无论是在读博士生还是科研工作者,蚂蚁相信,每一个在科技路上奋斗的你,都值得被关注和支持。